2023年03月23日  星期四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三沙新闻网  >  三沙概况

三沙地理读本:跟着我们探三沙[图]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 2013-07-22 23:05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

  T2 三沙地理·概况             

  T3—T5 三沙地理·岛礁       

  T6 三沙地理·地质 

  T7 三沙地理·气候

  T8—9 三沙地理·珊瑚礁

  T10 三沙地理·距离

  T11 三沙地理·海水

  T12—13 三沙地理·动物

  T14 三沙地理·植物

  T15 三沙地理·航线

  T16 三沙地理·读图

  

  7月17日,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刚刚结束在南海的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作业,蜘蛛蟹、冷珊瑚、毛瓷蟹、碳酸盐岩样本……“蛟龙号”带回的奇异多彩的生物、地质标本和大量图片、视频,勾起了人们对三沙的遐想———这片神奇的水域和海岛,究竟有多神秘多美丽?

  本期海南周刊特别推出《三沙地理读本》,简要梳理三沙的岛礁分布、海底地貌、气候海水、环境资源等地理信息,告诉你一个大美之外的地理三沙。【详细

  

  西沙群岛,古称千里长沙或七洲岛或九乳螺洲,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分布在北纬15°47′~17°08′,东经111°10′~112°55′之间,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都是330公里。海岸线长达518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由4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详细

  

  中沙群岛古称红毛浅,共有30多个岛礁,是由一群暗沙和暗礁组成的群岛。

  她位于西沙群岛之东,西距三沙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220公里,西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70多公里。位于北纬15°24′-16°15′,东经113°40′-114°57′之间。此外,东部的黄岩岛通常也包括在中沙群岛范围之中,在中沙群岛北面的宪法暗沙和南面的中南暗沙也一并归入中沙群岛。【详细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位于北纬3°36′至11°57′,东经109°26′至117°59′之间。北起礼乐滩北的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926公里,东西宽740公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共有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其中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详细

  

  中国最大的平原在哪?如果来到三沙的水下看一看,也许就不是东北平原,而是广袤的南海深海平原,面积约有50万平方公里。在这里,还有巍峨的山峰从深海直插海面,高达3000多米,比海南最高峰五指山高得多;在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的海底,形成了高耸的海底高原,其中面积最大的达20多万平方公里;在西沙群岛、黄岩岛附近的海底,还有深邃的峡谷,其落差可达近2000米,可以媲美雅鲁藏布大峡谷。【详细

  

  39年前创作《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的曲词作者吕远、苏圻雄,日前再次联手为三沙谱新歌《我爱三沙》,歌词中描写了渔民世代以海为家的生活。

  这些靠天吃饭的海南老渔民们,对于三沙的气候再熟悉不过了。每年立春后出海,赶赴1月—5月的“大春海”渔汛,然后利用西南季风返回。每年的这两股冬、夏季风,世世代代陪伴着渔民们,不断书写海上远航的故事。【详细

  

  不管是西沙、中沙,还是南沙,每当艳阳高照,风平浪静,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详细

  

  提起三沙,你脑海中最先冒出的岛礁名字是什么?永兴岛、太平岛、黄岩岛还是曾母暗沙?那么,这些地标性的岛屿,究竟离海口有多远、距离北京又有多长呢?它们都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地理特征呢?在海南测绘资料信息中心的帮助下,我们将一一为你解答这些问题。【详细

  

  站在环礁交界处可以看到海水颜色的变化,从外向环礁内的海面,吸收和反射阳光的光谱不同,海水变换无穷:深蓝、浅蓝、宝石蓝、天蓝、翠绿……【详细

  

  三沙海洋管辖面积全国之最。三沙的海洋里,到底有多少动物?这个数字,恐怕连海洋专家们也答不上来,即使现有的调查数据,也是真正的“沧海一粟”。【详细

  

  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三沙动物资源结构齐全。但海鸟,却是三沙海洋之上名符其实的霸主,它们既美丽又坚强,是三沙天空美丽的风景线;狂风暴雨时,是自如穿梭风雨中为渔民导航的坚强“战士”。三沙辽阔的海洋,高远的天空,成了海鸟们“秀”出独特风采的天堂。【详细

  

 

  三沙的植物也分岛屿陆生植物和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主要是浮游藻类、底栖及潮间带海藻,它们是海洋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而岛屿陆生植物,由于三沙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基本上是珊瑚礁。所以在三沙的岛屿野生植物种类并不多,很多植物,都是人们千百年来从陆地迁移过去的。有的岛州甚至没有野生植物,都是人工种植的。【详细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课题于去年6月底开展阶段性研讨。在繁复庞杂的文字信息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海洋考古权威学者吴春明教授留意到了一张看似简单却又意蕴深远的图。

  引起这位考古界权威关注的,是一张手工勾勒的海南渔民西沙航海线路图。【详细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南海经营、开发岛屿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还在诸多岛屿礁滩上种植林木、放养繁殖各种动物,给海岛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详细

 点击进入三沙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虹羽
凤凰资讯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腾讯    新浪网    搜狐网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盈帆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